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高峰体验课之心得与体会”教学沙龙
2018年11月16日下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彦飞老师分享了他在高峰体验课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张彦飞老师主要介绍了他的高峰体验课从申报到授课整个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根据相关文件并对文件精神进行领会,要求开设一门在整合多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教师引导相辅助,高度综合性的课程。张老师从以下四方面对所申报的高峰体验课进行总结。第一,要有明确课程要求。该门课程需满足综合性、体验性、高新性要求,不仅要能解决模拟的或真实性的问题,还要具备明显的专业特色,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尤其建议在课堂中运用一些实例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复合材料工程图样画法”等。第二,课程名称及内容要“吸睛”,课程名称不仅要清晰、明了,课程内容也要生动多样化。张老师在课程内容方面设计了10个高峰实例体验,并运用一系列软件对该门课程进行结构、模具设计与优化,制作弹簧成型工艺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最终通过多样化课堂设计达成效果显著。第三,课程体系灵活多样。实现授课过程中的“因课而定”、“因需而变”、“因需而设”。第四,学生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张老师提出在学生的选择上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相应课程提出的必备知识,没有不及格课程记录,而且还要符合课程所规定的年级和专业,同时要有足够的精力投入课程学习以确保学习效果。
最后,张彦飞老师分享了2017年他带领学生参加比赛的复合材料弹簧设计、制作与测试的整个过程,并得出了一点心得和体会:整个过程痛并快乐着,个人专业知识的整合、梳理、凝练、实践、反思与回味,体会会更加深刻。